台電同心園地季刊第202期

同心園地202 期 2022.09 33 兩人就開始爭吵了,「為什麼你把西瓜都吃 光,天氣這麼熱,也沒燒開水放涼?」「你沒 說西瓜要留給你吃啊,我也不知道水沒了!」 丈夫覺得妻子莫名其妙,只不過是半個西瓜, 有必要這麼生氣嗎?妻子覺得丈夫只想到自 己,一點都不在乎她。 跳脫出西瓜引起的導火線,這種爭吵情境並不陌 生,不是認為對方小題大作,就是認為對方沒有 替自己著想,兩者都無法同理對方的做法。 同理,是能對他人感同身受,瞭解對方的情緒 狀態,想像對方的體驗。從上述故事例子,看 到妻子在生氣,不只是知道她在不高興,還要 試著去想像她的情境與感受,易地而處,「如 果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會是什麼感受?」 同理落差造成溝通困難 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羅倫‧諾德葛倫 (Loran Nordgren)有個著名實驗,受試者要預 測坐在冰冷的房間裡5個小時有多痛苦。 第一群人做預測時把一隻手伸溫水桶,第二群 人則伸進冰水桶。可想而知,伸進冰水桶的人 應該會感受到較大的痛苦,還有第三群人,他 們把一隻手浸在冰水桶裡,再把手拿出來,10 分鐘之後,再預測坐在冰冷的房間裡5小時的痛 苦程度。 令人驚訝的是,第三組人的預測居然和溫水組 一樣,他們明明10分鐘前才體驗過冰水的刺 骨,一等到他們不再接觸到這麼強烈的痛苦 時,卻已經不記得當時的感受了。 心理學家形容它為同理落差(empathy gap)或 觀點落差(perspective gap),格蘭特指出, 「當我們在心理或生理上不再經歷強烈狀態 時,就會大幅低估自己所經歷的遭遇。」 同理落差解釋了我們為何這麼難換位思考,因 為,人多半會以當下所處的狀態而誤判,即使 我們跟對方經歷過相同的經驗,我們仍會以記 憶中來判斷情況沒那麼嚴重,讓我們失去同理 的動機。 主動覺察認知落差的存在相當重要,因為無論 是在家裡或職場上,只要缺少同理,關係必然 會惡化。雙方都會認為,對方怎麼會做出這種 舉動?他們會執著於對方的失誤,而不是試圖 感同身受,結果是雙方僵持不下,每個人都堅 守立場,導致所有問題都解決不了。 然而,只要先踏出第一步展現同理,就可以不 再陷入惡性循環。 當一個人覺得被理解,就有機會放下原本的尖 銳及己見,更可能付出心力去嘗試理解對方。 長期下來,這樣的交流會培養出信任,雙方都

RkJQdWJsaXNoZXIy OTUxMzM5